首页
游客,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铁面御史 > 正文

北宋政坛上的旷世奇才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14/7/23 8:05:10 人气:10088 加入收藏 评论:0 标签:

北宋政坛上的旷世奇才
  抃公,字阅道,号知非子。衢州西安(今浙江衢县)人。其先祖京兆奉天(今西安市)人,仕宦之家;五代之乱,徙于越。抃公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景祐元年(1034年)进士。早年任武安军(今长沙)节度推官(州府节度使下所置负责办理刑狱事务行政官员)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、海陵(今江苏泰州)、江原(今四川崇庆等县)知县,泗州(今江苏盱眙等县)通判;后任殿中侍御史,梓州路(治今四川三台县)转运使,右司谏,虔州(今江西赣州)知府,河北都转运使,成都知府。熙宁元年(1068年),擢右谏大夫、参知政事。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而拜资政殿学士,知杭州,改知青州(今山东青州),后知越州(今浙江绍兴)。不久复徙杭州直至隐退。从以上履历看得出,抃公长期于地方任职:三任知县,七任知府、知州,两任转运使;还做过州府推官、通判。这些任职,极利于他更广泛地接触社会和民众,更深地体察了解各个阶层情况和最下层人民的疾苦;也更有利于锻炼提高他的政治思想素质以及行政的决策能力和水平。苏轼曾用“公为人,和易温厚,周旋曲密”及“然至论朝事,分别邪正,慨然不可夺”,这两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抃公的性格;曾巩也曾用“直道正行”、“岂弟之实”这两句话来描述他的为政为人。(“岂弟”即“恺悌”,和乐平易之意。)故不论从苏轼还是从曾巩的论述看,均说明抃公是一位既慈厚仁爱且又是铁面无私的人物,是柔中有刚、刚柔并举的人物。他为政一生的最突出特点正是这一性格的集中表现:“以宽为治”,“宽猛不同”;务实、勤政,原则性强。总之,从某种意义上讲,在政治上,抃公是一个铁腕人物。
  在武安军任推官时,有人曾伪造印章,以作更改赦免用;法吏要将其处死。抃公在了解案情后,严加制止:“赦前不用,赦后不造,不当死。”此人终判不死而获救。之后知崇安县,徙通判宜州(今广西宜山县)时,有死囚刚系狱,患痈未溃。抃公即命医为之治疗,使其免于死而生还。抃公此举,显然是他秉性“柔”中的人道精神的体现。但在专制主义时代,要在一个封建牢狱里对一个死囚犯实行人道主义,却决非易事!故抃公此举,也正是他在政治上有胆有识情怀的表现。他办事果决、稳重、有魄力。在泗州任通判时,濠州(今安徽凤阳)廪赐军晌“不如法”,士卒声称“兵变”,吓得该郡守不等天黑便关门闭户,不敢出门。该路转运使召遣抃公前往摄政处置。抃公抵濠州后,“从容如平时,州以无事”。
  宋仁宗至和元年(1054年),抃公经翰林学士、后为国相的曾公亮推荐而升为殿中侍御史。御史任上,他正气凛然,弹劾不避权贵,人称“铁面御史”。他宣称要严格区分朝中“君子”与“小人”的界线。认为“小人虽小过,当力排而绝之,后及无患;爱惜”的观点是极富创造性的。“小人”当然是指朝中的邪恶势力,即奸臣、贪官、昏官。“君子”则是指忠良、贤臣,用现代话说即“人才”。抃公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:即对不幸失误的好官应抱何种态度。抃公的态度很鲜明:对于朝中的邪恶势力,应坚决予以打击,应彻底干净地将他们清除出朝,以绝后患;而面对朝中的好官、栋梁之材,哪怕是犯了错误的,也要旗帜鲜明地加以爱惜、保护,让他们有立功建业、继续发挥巨大作用的时空。在此,抃公所强调的是重视和保护人才。
 《宋史》记载抃公“铁面御史”形象的事迹很多。刘沆以参知政事的身份监护温成皇后丧事;升为国相后也仍行事如初。抃公认为其行为有失“国体”,上书论沆“当罢”。宰相陈执中既是一个胸无点墨的庸官,又是一个凶狠残暴的恶棍,还是一个反对“庆历新政”的死硬派。他曾不择手段地造谣、毁谤新政人物范仲淹;任宰相期间,他又曾毒打自家家奴迎儿至死。抃公上书论宰相陈执中不学无术、过错颇多。阴谋反对“庆历新政”、平生不法的宣徽使王拱辰、不称职的枢密使王德用、翰林学士李淑,均在抃公的鼎力弹劾下纷纷落马。在严厉打击“小人”的同时,他还竭力保护“君子”。如吴充、鞠真卿、欧阳修、马遵等一批朝中高级官员均因某种“过失”而相继被逐;抃公极力上疏申辨而终于使他们一一重返朝廷任职。
  为右司谏时,陈升之结交、贿赂宦官,以达晋升枢密副使之目的。抃公与唐介等人连上疏二十余章,予以揭露,终于将其打下去!然而抃公也因此而被调出朝廷,知虔州。虔州任期满后返京,进天章阁待制、河北都转运使。当时反对范仲淹“庆历新政”的死硬派贾昌朝以故国相知魏州(今河北大名东北境)。抃公抵魏州执行公务,要按察他的国库;贾昌朝横加阻拦,派人传话:“前此,监司未有按视吾藏者。”其意思是说:你赵抃也不要想看我的国库!对贾昌朝的挑战,抃公决无退让,回话说:“舍是,则他郡不服。”并带着人马前往按察。抃公还受旨督察该路区域的招募丁勇事。该区域募兵勇普遍未能如数按期完成。皇帝有诏:到期未能如数完成募勇者坐罪惩处。因此而坐连戴罪的官吏达八百余人。抃公上疏奏请朝廷:“河朔(指黄河以北)颇岁丰,故应募者少,请宽其罪,以俟农隙(意待农闲时)。”朝廷准请。不久,募勇数足,坐罪官吏获免。贾昌朝因此愧服。
  宋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,抃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而调任杭州知府。抵任后,杭州一批无赖子弟认为抃公宽厚可欺而肆意制造事端、聚众为恶。抃公知其来意,决不手软,下令缉捕。他择重犯刺面发配他州,以惩恶党。恶党相继遁迹。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hazszp.com/show.asp?id=26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更多>>网友评论
发表评论